民国
长221厘米,宽78厘米,厚3.3厘米
佛山市博物馆藏
匾额萌芽于先秦,形成于两汉,发展于唐宋,集辞赋诗文、书法雕刻艺术于一体,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。“媲美扁庐”匾额属于贺颂匾,序言“李众胜堂大药房雅鉴:李君兆基博济好施,名轰遐迩,其所制药品,早窥禁要,卓著奇功,嘉品前奉。龙邸帅命驻节禅山,甲寅冬蒙李君惠赠保济丸、胜保油、保和茶各多品,敝军沙场鞅掌,防地疲劳,偶乖阴阳,间生疾病,每藉所赠,药品珍若灵芝,仰□卢扁,无论症之大小,按药调施,奇功立奏。敝军涵濡甘露,浃骨沦肌,爰缀数言,敬彰大德,乃为之颂曰:媲美扁卢,以志不忘云尔。”赞颂了李众胜堂的创制人李兆基先生“博济好施”,保济丸、胜保油、保和茶“珍若灵芝”,疗效显著。下款:广东惠州全属清乡督办李嘉品敬赠。
“李众胜堂保济丸”是佛山著名中成药,在民国时期已经盛极一时,响誉海外。创始人李兆基(?-1919),光绪初年从新会移居佛山,他通过自学医典以及请教名老中医,研制生产了保济丸、胜保油、保和茶,其中保济丸疗效显著、售价低廉、方便携带,求药者络绎不绝。随着制药业的不断扩大,李兆基在祖庙大街原有店铺的基础上购地扩大制药工场规模,加大生产,逐渐成为佛山中成药业富户。李兆基为人慈善,性格温和,热心公益,造福乡梓。有感于李兆基以药济世,全心为大众解除疾苦的精神,民国三年(1914),驻佛山济军龙济光部李嘉品向李兆基赠送了“媲美扁庐”木牌匾,表示对他的尊敬和赞扬。
彩绘图,线描图,实物图(点击可放大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