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山彩灯,又称“灯色”,具有南方彩灯精巧秀丽的特色,是中国传统彩灯艺术的主要流派之一。
明清时期,佛山的手工业、商业兴旺,民间常常自发操办艺术赛会,其中以巡行形式展示民间彩灯的“提灯会”相当活跃,彩扎灯色也逐渐从自娱自乐发展为行业生产,并成为佛山城乡内销和出口贸易的重要手工艺品。1956年,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成立,佛山彩灯工艺得以传承和发展。
佛山彩灯扎制的全过程都是由艺人手工操作。彩灯品类丰富,有头牌大彩灯、人物故事组灯、彩龙灯、年宵花灯、中秋灯、秋色特艺灯,以及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彩灯等。装饰图案有百种之多,内容和形式均来自民间创作,如金钱、如意、万字、福、禄、寿、龙、鱼、凤、鸳鸯、蝙蝠、麒麟、荷花、牡丹、四季瓜果等寓意吉祥、喜庆丰收的图样,纹样丰富、色彩艳丽、画面欢快热烈、工艺精致。
秋色特艺灯是佛山彩灯中的重要门类,具有古雅质朴、精巧秀丽的特色。佛山的能工巧匠们利用丰收的果实、植物的种子、农产品等“秋色元素”,如种子、灯心草、通草、芝麻、豆类、鱼鳞、墨鱼骨、瓜子等,剪刻、粘砌成各类纹样图案,制作成特殊的手工艺灯笼,可谓独具匠心,巧夺天工。
彩绘图,线描图,实物图(点击可放大)